近期我职场方向的切换
近七年的工作梳理
我2015年博士后出站,拿到了北京户口。当时实在觉得纯做科研风险太高,加之自己对动手做实验的兴趣也有限,于是转到了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结合比较紧密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行业。截止目前的7年左右时间就在两家公司工作过,每家工作的历程都是从基础的岗位一直做到副总监的职级。证明自己的每一步的选择基本还是比较靠谱的。
在第一家公司,初入职场,凭借不错的学习能力,我很快从学习状态切换到负责具体项目,而且是公司非常看重的美国项目。我们服务的是一家美国小医药公司,老板看中了我不错的英文水平和对计算机的熟悉能力。我成为中国团队和美国团队的中间联络人,最多的时候负责8个项目的数据管理具体工作和相关的项目管理联络工作。这期间我也充分发挥了我在工具开发编程方面的兴趣和创造性,为Oracel的OC-RDC开发了更加细致的数据管理报告功能,成倍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自己对编程的兴趣终于能发挥出了生产力,这也让我有了非常高的成就感。除此以外,每天大量的英文邮件,甚至有时候和国外客户英文开会,也让我在此期间提升了英语水平。在美国项目负责期间的领导好评和为团队开发的各种报告程序和DM效率小工具,以及学历加成,我在加入这家公司一年多时间就被提拔到副总监的职位。后面因为老板风格、熟悉的团队小伙伴离职、以及我觉得学不到更多东西的原因,我经朋友介绍,随便投了一个简历和一次面试以后就来到了我的第二家公司。
第二家公司是一家创业公司,我加入的时候才第三个年头,当时的主赛道是医疗大数据。我加入的职位是编程经理,带领一个小团队。实主要负责使用现成工具进行数据表单搭建、数据集的构建等工作。在前两年的工作中,我主要进一步发展了大量数据的处理编程能力。当时有一块主要工作是为公司收集整理计算的医疗数据集进行二次编程验证,验证公司技术团队固定在系统中的数据处理代码,是否是按照医学团队撰写的数据规则实现。这样的真实世界单病种数据集的处理,从数据规模、数据变量数量、处理规则的负责度方面都和一般的临床试验数据不是一个数量级。在这期间我构建了一套数据处理的程序框架,也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给到的任务。在这期间,我还负责了传统EDC的项目CRF建设、单病种数据模型系统的维护、数据清理编程、和CDISC SDTM格式运用到RWD之中的实践。后面2年我慢慢开始负责了数据处理的全套流程,从录入采集的质量控制、数据模型建设一直到后面的标准化和数据应用及其他数据报告输出,包括商业竞标,我的职位也升至了数据副总监。升职有多方面的原因吧,一是创业公司,人员流动或者说流失还是很快的,慢慢的在这块工作具有专业能力和资历的就可能就只有我了;二是我的专业性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基本上一些新的挑战我都能顺利解决,还是充分发挥了学习能力和编程的兴趣;三是人缘及团队合作也还不错。我在工作中都是本着共赢的态度和大家合作,能在我这解决的事情我一般就会让事情在我这个环节解决,各团队对我的评价很好。
我为什么觉得要换一个职场方向
在这家公司快5年了,这几天我做了一个决定,决定申请内部转岗,目前也已经成功了,但是代价是大幅度降职降薪,降薪幅度超过了20%。可见我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的。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呢?第一,我这次转岗是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转到统计编程。根据个人理解,新岗位在行业的重要程度、薪资水平、工作难度是更高的,也是我一直在关注和向往的。这意味着以后的发展高度可以更高。第二,今年以来公司几次优化裁员,我负责的团队和业务由于偏研发性质,已经算是被取消了。总之公司的剧烈变化也催生了我换个方向;第三,我个人的兴趣,一直是计算机编程,为此我其实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博士专业。这次转岗付出那么大代价还是因为兴趣。我一直认为,工作内容必须有兴趣,不管是做什么,才能有可能取得成绩,至少能够生活的更快乐。因为兴趣我在业余时间也一直找机会练编程,大家也可以从这个博客感觉到。第四,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其实有点问题。虽然岗位名称是数据管理,但是实际上这种创新型医疗数据公司做的工作不太被大多数CRO或者药企的数据管理行业人所认可。所以即使出去找原来岗位工作也是有点尴尬的,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索性不如转方向了。
下面的计划
- 接下来在新岗位要学习新东西,我很有信心。进入职场后其实我一直在学习,业余时间也在不断学习新语言,新技术。比如我自学了Vue3和Python的FastAPI框架搭建了一个小的web系统。如果说博士学位有什么不同的化,那就是博士期间的训练,训练了人的学习理解能力和钻研实践能力。下面新岗位学习的新工作业务主要是两块,一块是SAS统计软件编程,一块是医学统计专业知识内容。我的学习路径一般都是,先掌握大概和基础,然后用一些具体小项目不断实践,来加深理解和运用。当然我也清楚自己的劣势,第一不是统计专业科班出身;第二年纪不小了。不管怎么样,开心就好,祝自己能继续取得成功!